当前位置1:约会套路 > 亲密的人总是批评我,怎么破?
恋爱话术聊天神器 恋爱话术聊天神器

100w+聊天话术大全,教你怎么和妹子搭讪

下载量:1294845

亲密的人总是批评我,怎么破?

善意的批评没有错,

如果这种“批评”升级,

产生令人不悦的感觉,

就会影响爱人之间的关系。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在文章里。

朋友向我求助一个问题,“我的先生经常批评我,这让我很受打击,怎么办?”

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也很普遍。我见过很多夫妻之间的批评、攻击。有些批评被实施方以“开玩笑、逗你玩”的方式呈现出来。

当然,多数时候,这是他们一厢情愿的想法。

我的一位好友,其先生总是故意批评她,揶揄她,平时她也就生气地瞪她先生一眼,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在发生矛盾的时候,长久积压的被揶揄的愤怒就会一股脑爆发出来。

看来,批评就是批评,无论它以什么形式呈现,终究把人对自己的关注点引向负面方向。

你可以问问身边那些被自己亲密的人开玩笑为“笨”“无用”“一点小事都办不好”

的人,他们真的很受用这些表达吗?真的开心吗?

是的,恋爱中的人会认为“笨”“没脑子”“猪”,充满爱的味道以及甜腻腻的、娇滴滴的无尽幸福感。

然而,当时当地,这种感觉的产生并非因为这些负面词汇,而是因为那些暧昧的语气和亲昵的举动。

真正步入婚姻,面对生活中彼此的不完美和错误的时候,暧昧的语气消失了,只剩下了负面词汇。

这些语言就变成了一种暴力,无时无刻不让被批评、被评价的人觉得被否定与拒绝。

经常批评、打压他人的人,自己的内心是不饱满的,不安全的,总是需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完美期待。

哪怕是用玩笑的方式,也只不过是借助一个糖衣,释放自己的攻击性。

他们从父母和环境习得的方式就是用批评来表达不满,用批评来表达担忧,用批评来表达“关心”。

“笨死了”,“这样领导怎么会喜欢你”,“你怎么这么粗心”,“你这么笨,日子怎么过”。

他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看问题总是拿着放大镜,把一些微小的事情放大处理,所以很难就事论事,容易评价和定义对方。

摔碎一个碗,也被上升到“毛手毛脚,做什么事都不成”。这种对未来的担忧让他们失去了真正在此刻去爱一个人的能力。自身处于惶恐中的人,怎么能有能量来关爱对方呢?

这些批评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甚至还把不接受批评的人说成:“你太敏感了,说你一句,你就受不了。”

你碰到这样一位爱人,怎么办?

首先,懂得在他批评你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解释和争辩。

我问我的朋友,当你的先生批评你摔碎了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她说:我给他解释,我是不小心没拿住,洗洁精有点滑。

很多人面对批评的第一反应是解释,或者是先道歉后解释。

事实常常是越解释对方越生气,因为他觉得你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事实上,在第一时间解释的人确实是心理防御比较重,自我保护比较强的人,在心底不愿意承认错误,潜意识认为承认错误就是承认自己的无能)。

即便是承认错误,也经常是这样的语句:

“我错了,但是我又不是故意的”

“我迟到是不对,可是我也没想到那么堵车啊”

“我是做得不对,可是你也不该……”

所有过多的解释,甚至争辩、反击,都会让对方觉得你不过是在为自己寻找开脱的借口。

那么,该如何做呢?

承认错误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解释自己的错误!

“你说的对(认可对方),我应该更小心一些的”

“现在我心里有点难过,让我一个人呆一会”

试问:如果你是批评方,当你看到对方这么真诚,这么委屈,你还好意思继续批评吗?

这是面对批评消除冲突的方法。

作为被批评方,要明白一个道理:如果真的自己错了,要懂得承认错误;如果被爱人用批评上升到对个人的攻击,那么,要慢慢引导他改变批评的习惯。

如何引导呢?那就是要做的第二件事:平时多鼓励和表扬他。

人类的婴儿从出生那一刻,就具备了最强大的学习能力:模仿。

所以,我们与亲密关系的相处能力和沟通模式都是从父母和社会关系中习得的。

有的人完全沿袭了父母的模式,有些人完全逆反了父母的模式,有些人在不断反思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着年龄的增长,模仿依然是伴随我们的强大力量,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在用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他人,语言模式、行为模式,甚至微表情。

“夫妻相”也正是彼此无意识模仿的结果,很多夫妻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表现出表情、肢体动作、处事方式等的相似之处。

他人就是自己的镜子。

基于此,我们改变不了他人,却可以改变自己。你希望对方如何对待你,你一定要先如此待他。

人类模仿能力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状态让对方来感知和模仿。

一个只知道武力解决问题的孩子,就会用武力解决;只有吃过糖的孩子才知道糖甜,才会用糖来满足小伙伴。

对于成人也一样,只有他自己真正从鼓励和表扬中获益,他才会用鼓励和表扬来对待爱人。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被批评的境遇,就要多认可和表扬他。

此外,夫妻之间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既然是关系,就存在牵连,存在相互的影响。所以,一个人的变化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另外一个人。

当然,这个过程不要奢望立竿见影。如果对方多年从父母姐妹那里习得的方式就是批评,那么TA需要很长时间去观察到新的方式,体会新的方式带来的良好感受,学习使用这种方式更需要时间。

朋友完全接受上面的说法,但是她有一个新的疑惑:如果他做的事确实不值得表扬,该怎么办?

确实不值得表扬的事,怎么办?

她:我会学习鼓励和表扬他,但是如果他真的做错了,我该怎么办?

我:比如?

她:打碎了茶几上的杯子。

我:是的,这不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但却是一件值得关心的事。

朋友一瞬间怔住了。

她:关心?

我:是的,你可以问他“伤着你没有?”

朋友大悟道:是啊,我只想着他是错的,却没有想过关心他!

为什么我总是在乎眼前的事实胜过在乎爱的人呢?

婚姻生活中所谓的“犯错”,很多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既然是小事,自己都觉得不值得批评,那就多些关心。太纠结于表面的事情却忘记了感受的沟通,是婚姻的大忌。

你的关心必然会让对方感受到不同,你觉得美好的感觉他人也同样觉得美好,人的感受是相通的。

外在的事物总会消失,就如同杯子,早晚会破碎扔掉,只有爱的感觉长留心间。

说到这里,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前几天另外一个朋友问我:总是鼓励和表扬会不会显得太虚伪?

鼓励和表扬会显得虚伪吗?

我们的文化总是担心“表扬使人骄傲”,却只字不提“批评使人自卑”。

有一种文化认同,好听的话就是恭维,不好听的话才是实话。好像总是担心亲人或爱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所以需要旁观者时时提醒似得。

久而久之,让我们失去了发现美好的眼睛,只盯着一个人的负面行为,似乎此人无长处可言。

却忘记了一个道理:事物均有其两面性,有其不好的一面,必然有其好的一面。

朋友的儿子面对批评特别爱哭,朋友非常受不了,觉得一个男孩子怎么如此脆弱经不起打击。于是,朋友越来越不接纳孩子,总是试图改变孩子,所以批评越来越多,孩子对妈妈的批评也越来越敏感。

这算不算缺点?反正,朋友为此伤透脑筋。但是,朋友没有看到的是,敏感的儿子心思细腻,小小孩子就非常照顾他人的感受。

这是多么大的优点啊。

共情,是一个人被社会接纳的重要能力。

可是,这位妈妈在从众的思维中,在希望孩子无比强大的期待中,将自己孩子的优势贬低地一文不值。

很多事情无所谓好坏,就看主观上是否接受,以及如何利用和发展。即便是表面上再错误的事,也有值得鼓励和表扬的细节。

我的父亲一辈子都在抽烟,这本不是好习惯。小时候,屋子里总是烟雾缭绕,妈妈总是指责他这一点,却丝毫不起作用。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如何做。但是,等我长大成人,发现了这里面是有很多可以利用的鼓励和表扬。

当他为了不影响我们而到屋外抽烟的时候,我真的会很感激他,因为他确实进步了,我会狠狠地表扬他,绝不吝啬自己的感激。

当他从每天两盒变成一盒的时候,我能感受到他的努力,就给他一个大大的赞,表现出真心的欢喜和欣赏,顺便再讨教一句:哇,你怎么控制住的?

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势必会加深家人之间的信任与理解,随之而来的,是彼此之间的沟通。

我想说的是,被妈妈骂了“一辈子烟鬼”的父亲,现在戒烟了,再也没有碰过烟。这让所有人吃惊,但是我却不觉得奇怪:烟,只是他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工具,并非客观真实需要。

如果你觉得表扬和鼓励他人是虚伪的,可能原因是:

一, 你没有针对对方的“优势”表扬,而是在对方痛苦的“劣势”上表扬。

不是因为TA真的一文不值,而是你不懂得发现,你还没有真正发现TA值得鼓励和表扬的地方。

比如,一个人不太喜欢说话,他的优势是安静,思考,让人信任;你去鼓励和表扬他“能说会道”一定是不当的,虚伪的。扬长避短,一定要懂得发现爱人的“长处”,是第一重要的。

二, 你的眼光总是盯在“结果”上,只要对方没有达到目标结果,那就是“不好”。

应该学习将目光转移到“改变”上,只要有一分进步和改变,就是值得的。

表扬和鼓励再多都不过分,批评再少,它都像一根刺,深深地刺入我们敏感的神经。

人类最终极的恐惧便是死亡恐惧,然而不被爱、不被接纳、被群体抛弃、孤独,使得我们与死亡恐惧进行一次又一次更亲密的接触。

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寻找爱与被爱的感觉,满足接纳与被接纳的需要。

因为当你真正接纳一个人的时候,无论她的言行如何,对于她而言,都是刚刚好(刚刚好不代表是“好”的行为,而是“符合她的个性”)。

接纳意味着我理解你的认知、情绪以及你的能力范围所决定的你的行为。

对于一个陷入婚姻痛苦的女人,我理解她的处境和选择,这是基于她的个性,环境,教育水平,思维等因素造就的痛苦,我不能因为我的认知和思维不同于她,而去评判她的选择和行为。这就是接纳。

只有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的,对方才愿意与你有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你们才能就一些未解决问题达成共识。

常言道,爱一个人就要接纳她的全部,也正是这个涵义。

夫妻之间的相互尊重,也正是基于基本的接纳。

标签:

展开全文